伊莉討論區

標題: 初禪前的定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952518    時間: 2021-9-16 08:30 PM     標題: 初禪前的定

本帖最後由 952518 於 2021-9-16 08:32 PM 編輯

初禪前的定

首先,練思惟修的先站一邊看熱鬧,不關你們事。修氣脈的也一邊涼快去,總是以意禦氣運轉河車,作意太甚,你們也沒法體會這種發呆靜坐的路子。

打基礎過程,還是要細細的反復學習,不急進。

一直,我是不肯作此類報告的,字面誤導成分太多,當面才可細節分析。

偏偏,碰上個有緣人向我提出這類疑問(其實我是收了人家銀兩,拿了人家的手賤,只好碼些字交差),挑一些大家看不明腦昏乎的說說,反正這些是共法,各個人都可以資源分享。

不是獨門生意,看得明白的給點添頭吧。

我家思惟修是不大理會這些枝蔓的,都是些磨磚作鏡給小兒止咳的招數。動心即乖,心念一起,已是下著,離題萬里,硬要我寫下下乘的功夫,也是頭痛,為眾生著想,我乘錢再來吧。

要想進入到四禪八定的初禪境地,前邊的路況先要弄清楚。

定本無出入,二六時中,時時如意,秒秒安詳,何時不定,外離相為禪,內不亂為定,是謂大定,這個包括了一切定,這是總則,我家思惟修的禪定。到此,下座,沒啥好說了,收工。

回到打坐上來,這個是必經之路,要想坐得住,運動健康身體好,理論學習三五年,跟師挨板子無數,基本就過關入門來了。

有一點要記住,內心的喜樂是禪修的必要條件,沒有喜樂就沒有禪修。喜悅來自安穩的身體,健康的身體,沒有喜樂,你永遠不會入定。

粗心住。

開始靜坐的人,心很散亂,越做雜念越多,控制不了,同時坐得腰酸骨痛,身體不正直,歪來歪去,因為平時我們的身體彎曲慣了。有些人的身體不會歪斜,是因為你用精神去控制,把身體矯正,這是有心去造作(故意去做)的。

如呼吸不大順暢,我們得用數息觀,隨息觀呼吸,慈悲觀等等方法使心定下來。

過了一個時候,身體會慢慢調好,呼吸也漸漸順暢起來,心念也就越來越細幼。這種狀態稱為粗心住。

進入粗心住時,雜念減少。

然而,雜念少並不等於可以前進了,你只是不再胡思亂想罷了,但是心念還會天馬行空,在六根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門頭跑來跑去,這樣,會令你失去專注力而導致心念漂浮不定。

細心住。

身體覺得很清淨,很空。

這時候的心念已經很微細,身體不必用心力調正,自動平衡,自然調整到最舒服的坐姿,慢慢習慣後,而且坐久也不疲倦,這就是所謂的持身法。我不強調大家雙盤,金剛座菩薩座隨意坐,以坐姿舒服為主,肌肉放鬆,不要越坐越難受。

也不是一定要蓮花座上寺廟裡無人煙的洞裡坐著才可以入定,站著也可以,坐沙發上削個蘋果也可以,只要你熟練掌握入定方法。

所有有靜坐經驗的人,如果靜坐半個鐘頭、一個鐘頭後身體就很疲倦,那就是還沒進入粗心住,當進入粗心住,再進入細心住時,身體就自動的調正,而且坐久也不疲勞。

閉眼眼皮下垂,眼睛也要下視,不要向前看,也不管眼睛見到啥,只要你少少加力作意在眼睛上,往後就會產生幻覺。

觀呼吸是用六塵中的觸塵,人中這個位置的觸覺,不要在鼻孔內感覺呼吸,觀出入息時千萬千萬不要搞錯,不要觀鼻腔裡邊,是鼻腔外面人中處感受呼吸,當你呼吸時呼吸的風吹過人中,粗心住後,氣息的粗細代表你心念的粗細,當你輕易的觀察到人中有風吹過,就可以知道你可以很容易進入細微的心。

我常說別人作意太甚,打坐最怕如此,水杯裡的泥水沙塵,你不攪動,自然涇渭分明,沉澱杯底,你假手強行分別,自會更加混濁。

打坐時心猿意馬,不可企圖把這心強行安放在一個位置,我是最反對道家的意守丹田的,所以,我從不教道家的基礎功法開始,一定是從發呆靜坐開始,真要意守,一定要老師在旁,或者你確實到了一定的級別,自己會處理了,才可以意守或者以意行氣,那是後話。

意到氣到,隨意搬動,只會令你頭昏腦脹,氣飽逆食,所以,道家的以意禦氣運行,不是老師親自指導,別輕易嘗試。

觀呼吸時,心必須專注於觸覺,心專注呼吸在人中摩擦的感覺,千萬不要沒有摩擦感覺,硬把心集中在人中,那就錯了,心念一再人中集中,就會發麻,就會氣逆走偏,千萬記住,不允許將心念集中在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(道家的請路過走好),包括人中,只允許集中在呼吸上。

我的意思是你要直接感覺到的是那感受,你專注的看著那個接觸點,那摩擦的感覺,呼氣和吸氣之間沒有任何間斷,清楚持續地觀察呼吸,某種東西,經過了那裡,空氣的冷暖,長短,快慢,粗細。

人中膝蓋大腿會漲麻,別把自己的心念注意力放在身體上的麻漲,氣的麻,漲感覺,不是我們要關注的,呼吸的觸覺,才是對的。

心念粗細怎麼分,你看見地上有個東西,如果是蘋果,你一眼就見到了,心不用動也看到,如果是一根針,你要努力的用眼,眯一下,心力提一下,注視下方,這就是細小細微的心。

好了,當你可以專心在人中而不散亂時,亦即是你的心專注在所緣境,這就是禪那。有兩個意思,一是全神貫注,一是燃燒。燒掉煩惱,燒毀一切垃圾負面的東西,焚化爐作用。

禪那(meditation),很多含義,為方便大家在一條線上,所含意思是冥想,默想,觀想,靜慮,沉思,思維。如你有對深入思考觀照一種宗教或哲學上的真理,使自己對這種真理得到透徹的契悟,乃至深切地印入個人的內在意識中。

禪那是心的一種平衡狀態,此時此境,無數良善的心理因素和諧地一起運作著,整體一致地讓心平靜,放鬆,沉著,安詳,平穩,柔軟,柔順,光芒,廣袤,光明----平等安定。

心在此時,此中,念,精進,定,瞭解慧觀,是統一的,所有這些因素像一個團隊般合作無間。

很多人忽略了禪那,認為不是必要的,也對,不過,你少了禪悅的體驗,你無法體驗到難以置信的安詳喜悅,很重要的一點,我們所學全回歸生活,結合生活,才是我們的目的。禪那的廣大平靜彌漫到生活每一個點滴上。

安止定

到此步,你可以非常專注了,忘記所有事情,專注於所緣境,心就住在那裡,住心一境,不可動搖(這個是鍛煉出來的功夫,別偷懶,沒有捷徑)。坐得很好,有時,你甚至無法將心轉向領一個目標,你的心會回到原來的目標,停止在那裡,這是非常深的專注(自問可以做到嗎),很難,我知是很難的,不怕,在這過程中,得到的鍛煉,定力增加,你心強大,叫做近行定,比較接近了,還未夠火候,要時間去沉澱,你來到門口徘徊了,還是差點點。

安止定,你的心能停留在所緣境好幾分鐘了,然後,分心了,再拉回來,之後,你的心又回來,繼續專注所緣境,如此一再重複。

剎那定

有些人說,我不觀察人中,我可以觀察其他位置,心更加容易定,可以阿,隨你喜好所緣,你愛去專注其他身體感覺都是可以的,定就是心一境性,只能在一個位置上有所感覺,把心留在那裡。

一般,留不住阿,有時感覺到熱,有時冷,有時刺痛,有時麻木。當身體一個部位不舒服時,感覺越來越強,越來越忍不住,你的心就會跑到那個感覺上去,你是無法阻止心去那裡的,好,當你的心亂串門時,你跟著它,看著它,尾隨它,去到那裡你就觀察那裡,改變自己所緣境,隨遇而安,記住,你只是覺知所緣境,不要動心念腦袋去想,跟著感覺走,心不動,所緣境改變了,定力仍在,這就是剎那定。

觀察的目標(所緣境)只持續片刻,你跟貼一點,跟著那個目標,直到它消失,然後,你很花心,又專注在另一個目標上。你的定力是一霎那一剎那的,沒有間斷,心沒有亂,這就是剎那定。

欲界定

當我們能夠隨時可將妄念捉住,穩固在一個地方,散亂的心安置下來了,不必加以控制,妄念越來越少,慢慢不再生起,慢慢,每次上座,按部就班的順序訓練心念,心念以後就自動平穩,不必用心力去調整它,日久,心任運不動,到此階段,就能夠整天打坐,沒有不耐煩,舒暢通體,融融。

此階段覺受到清淨和輕安,也可以延長專注力,還可以感受到色身和心念的存在。

未來禪

繼續,保持啊,進入了欲界定,摸索前進,又到了一定火候,某個時候,忽然間,你失去了身體的感受,沒法感覺身體觸覺了,努力起心去感受,也沒法知道自己的手擺在那裡,感覺整個身心都不見了,你是閉眼的,不是看見,是感受,到此,叫未來禪,恭喜你,你少病痛啦,這是一個基本標準,我看記錄,說按要求,初禪的人是不會生病的,這個有些難度和絕對了,確實,當你到了未來禪,是沒啥病痛困擾你的了。

要分清,這個和掉舉是不一樣的,心無所知地昏昏沉沉,也是感覺不到身體了,這不是未來禪,而是你心念不知飛到九霄雲外了,快找回來。

細心住,身體不必調整,自動平衡,欲界定,心不必控制,自動安靜下來。到了欲界定,才到未來禪。

為啥叫未來禪,因為,你就快要進入真正的禪定了,不過,你還在好多欲望欲念欲界這邊,所以,又叫欲界未到地定。

未到地,色身猶如虛空,向內看不到身,在外一無所有,注意,這只是行者體驗到無身無心的境界,但這不是真實的空性,只不過是虛空而已,要修習過空觀,才知道空性。

我們的念頭,習慣了對事物有著深刻的體驗,當我們不再動腦去想時,保持覺知的心,你是獨立存在的,不再感受任何事情,這句話我說得矛盾,很難去描述,即是,外在的事物對你不再有影響力,包括身體的酸楚疼痛。

學習過程種中,我沒辦法用一個篇章去解釋所有的路子和細節過程,我只能把各個階段告訴你,你路徑上有這麼一個東西,你順路就看看,不在乎就繼續前進,想深入就延伸閱讀,我沒法顧慮到大家有沒有看過這些詞眼內容。只能照顧一部分勤快的了。

到達初禪前,還是要細分,基礎鞏固了,以後就走得快,起碼,你知道這些,找資料也會好找一些。也知道我不是在胡說。

初禪就是證得了初果(預流果),叫須陀洹。在須陀洹之前有個階段,叫小須陀洹,就你還未拿到手真正的道果。如能到了小須陀洹這裡,你已經獲得了兩種觀智,名色分別智和了知因緣智。你基本瞭解了名法和色法,以及名法和色法的因,剝除了很多困擾自己的雜草,見清淨。到此,你度疑清淨,了知名法色法之源之緣,超越關於三世--過去.現在.未來的疑惑,我們不再在意過去,昨日之人不可留,我們不再在意未來,未來永遠還未來到,我們只活在當下,只注意當下,如實的瞭解當下,就瞭解了過去和未來。

正定是清醒和覺知的,如果你失去了所有的感受,那肯定不是了,走錯路啦,正定裡邊仍然是有感受的,雖然很細微,但還是存在。除非,你獲得最後最高的那個禪那,也就是滅受想定時,才會沒有感受。

好了,越扯越遠,大家加油吧,一些概念留給大家。

定可以分為世間定和出世間定,世間定是三界內的善心聚集一境,包括臨近真正禪定的近行定和心完全專一無有散亂的安止定,屬於止禪禪那。

出世間定是證果後的聖者之禪定,由剎那定引發,又稱內觀禪,定是心一境性,不散亂,樂是近因。禪定要產生執著。

日斜宮樹聞蟬滿

雨過關城見月新

陳蝶衣,定是風光牽宿醉。

作者: axie    時間: 2021-9-17 10:43 PM

你搞錯禪的定義~~~算了~~~講也沒用~~~~請多做善事守道德~~~
作者: a5604604    時間: 2021-9-18 09:42 AM

事實上定在佛祖之前就有,佛教把它成小乘定義在獨覺,但是如果超過佛教的定義,就算成就也不算是佛只是阿羅漢,佛是十地菩薩。

禪定在佛教昇華一點就成了密教,依教或稱不共法,的禪定,對!密教修的手印咒都是禪,跟那小乘獨覺不同之處在於雖然不是最高禪定,但是不會超出佛教範圍成為天然外道。

基本上修大乘法禪定成就的人多少都會有一兩個不共法,而之所以把小乘稱獨覺因為他們不承認這種不共法。
作者: 活百年    時間: 2021-9-20 07:06 PM

我只要靜坐十分鐘的時間。即可幻境連連。

清明夢。一年以內的夢。夢到亡者的夢。可以做一百次以上。





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(http://www03.mobile.wahas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